雖然我去原分所參加的會議是: Dynamics and Spectroscopy of Small Molecules and Biomolecules, 但是這個研討會主要是來慶祝林聖賢院士的七十歲生日. 與會者除了來自台灣專家外, 還有來自加州柏克萊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加州理工學院, 佛羅里達大學, 賓州大學, 加拿大科學院, 德國, 日本, 韓國, 新加坡, 香港, 中國, 和印度. 其中, 還有一位 1992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而且, 每個與會者都和林聖賢院士有過合作關係. 真是太強了.

RK 小聲說: "我的專長也是寫著: 量子光學, 理論分析."
林聖賢院士真的很和善, 當他知道我對化學有興趣時, 還很熱心的邀請我和他約個時間詳細討論. 我可以找到老師問問題, 真是太棒了.
以下資料來自於: 台美基金會
林聖賢
1995年 科技工程獎
出 生:
1937年,台灣彰化
學 歷:
台灣大學化工學士與化學碩士、美國猶他大學化學博士
經 歷:
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阿利桑那州立大學化學教授
現任:中央研究院原子及分子學研究所所長,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
成就事實:
1.獻身於理論化學,研究三十多年,成績頗為豐碩,被譽為國際諾貝爾級學者;熱心提拔後進,培植多位博士。
2.卓然先驅性之研究,於理論物理化學領域,蜚聲國際。
3.發表論文三百多篇,其中有關「非幅射性變換」、「振動能鬆弛」及「雷曼振盪繞射」等專題,特別獲得國際性之肯定。
4.曾獲得多項國際性之學術獎項和榮譽,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誠為難得的學術研究領導者。
5.1993年回國獻身學術研發;中研院的原、分子所,在其領導下,卓越地提昇了該所的國際聲譽。
照片來源: 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