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南部陽一郎物理學研究所

 
這趟“大阪”訪問的"南部陽一郎物理學研究所"!!
 
"南部陽一郎物理學研究所"成立於 2018 年 11 月,以 200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南部陽一郎”博士的名字命名。

“大阪公立大學”的前身“大阪市立大學”是日本唯一一所由“南部”博士擔任全職教授,並從事研究工作的大學。

“南部陽一郎物理學研究所”設立目的為秉承“南部陽一郎博士”「無邊界、自由思考、獨創」的研究理念,致力於打造一個匯聚國內外優秀研究人員的國際物理學合作研究中心,使他們能夠在自由開放的研究環境中產出原創性的研究成果。 

“南部陽一郎物理學研究所”主要研究主題以“南部洋一郎”因發現粒子和核物理中的自發性對稱性破缺而榮獲 200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為標誌。

「自發對稱性破缺」是貫穿現代物理學的基本概念。以「自發性對稱性破缺」為核心,“南部陽一郎物理學研究所”將從理論和實驗兩個角度,推動粒子物理、核物理、天文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構成現代物理學支柱的跨學科研究。

在超過半世紀的時間裡,“南部陽一郎”幾乎獲得所有的物理學界最高榮譽:

1970年,他獲得日本人首座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獎。
1986年,因對自發對稱性破缺的研究,他獲得了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狄拉克獎章。
1994年,美國物理學會將當年櫻井獎授予南部陽一郎,以表彰其對場論和粒子物理的貢獻。

1994/1995年沃爾夫物理學獎(日本人首個),由於他將超導理論中的自發對稱性破缺引入到粒子物理中,開創了基本粒子物理的多個重要思想,因此與俄羅斯物理學家維塔利·金茲堡一起獲獎。

2005年,因為對基本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貢獻,他獲得富蘭克林獎章(日本人第2個)。

2008年10月7日,因發現亞原子物理學中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當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亦成為首位美國籍的日裔諾貝爾獎得主及日本第3位諾貝爾獎暨沃爾夫獎雙料得主。

此外,南部陽一郎還曾獲得J·羅伯特·奧本海默紀念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82年)、馬克斯·普朗克獎章(1985年)和日本文化勳章(1978年)。 

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益川敏英曾表示:「南部先生是日本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我認為,他甚至在湯川秀樹、朝永振一郎之上。」「日本的諾貝爾獎物理學家都是常人,我對他們很熟,真可說是『天才』的只有南部陽一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