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


"權衡知輕重。規矩定方圓"!

參觀了不少國外的實驗室,這次換來看看台灣的“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

一入門,就看到“伏羲女媧絹繪圖”,新疆阿斯達那唐墓出土。

傳說中, 麟身伏羲乃天地之父, 蛇軀女媧為天地之母, 創造薪火相傳的人類。 

女媧持「規」,鍊石補天,斷鼇足立四極,創天地; 伏羲持「矩」,畫八卦,通神明之德,解萬物之情。

以規畫圓,以矩畫方;相同的規矩,才能描繪一樣的方圓。 在綿長世代中,規矩決定宇宙之方圓,賦予人類權衡輕重之智慧。

“國際物理量系統”是以以下七個「基本物理量」為基礎的系統:長度、質量、時間、電流、熱力學溫度、物質的量和發光強度。

其他物理量,如面積、壓力及電阻,都可以根據明確、不相互矛盾的公式從這些基本物理量推導得出。






“國際單位制”源於法國大革命期間所採用的十進制單位系統:
公制。


現行的國際單位制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是從 1948 年開始建立,於 1960 年正式公佈。它的基礎是米-公斤-秒制(MKS)。

在 SI 七個基本單位中,“公斤”是目前唯一仍以人為物。

這個是“國際公斤原器 (International Prototype of the Kilogram,簡稱 IPK)”所定義之質量單位。

“柏拉圖”曾經說過:消除感官錯覺最好的方式就是「度量、計數、稱重」。




經由這些行為吾人可以擺脫感官之控制。我們可以不再將眼光侷限在大小、數目及重量所造成的印象上,而在於計算、量測及稱量。而這就是我們思考的力量、精神的表現。

來到“國家實驗室”,看到議廳牆上寫著

經濟以維國,
科技以建國,
文化以興國,
標準以立國。

講著講著,這報告的責任好像愈來愈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