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量子藝術 2049: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糾纏


這個禮拜寫了兩個”專案計畫“,竟然愈寫愈熱血!!

作為前沿科學的量子力學、作為前瞻反思的科學哲學,與作為前衛文化的科技藝術 ,就像是當代文明的三原色,各自執著於探問真理,閃耀著創造性與批判性的光輝 。

如果將目光投向近未來,距今兩輪 (兩個12年) 的2049 年,水星即將再度凌日,“銀翼殺手K” 剛展開新的旅程,而距離“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筆下的多真空管超級電腦 Multivac 第一次開始思索熵的可逆性 ,還要再等一輪 (12年,即 2061年)。在這一個不太遙遠卻又充滿變數的未來,人類文明中的這三個前沿領域,將會如何交融演繹?


本計畫以 〈量子藝術2049: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糾纏 〉 為名,以一種邁開步伐的姿態迎向2049這個可能完全迥異於當下的年代。我們相信屆時的物理、哲學與藝術,將會有更多的交會,開展出新的美學生活與新的世界觀。為此,本計畫將扮演拋磚引玉的角色,跨出未來世界的第一步。 

量子力學作為科學的前哨,觸及了人類知識的邊緣,在科技上的應用也逐漸擴大。 對量子力學的引用/誤用與附會,更餵養了科幻、超自然、宗教...等神秘學領域。 究其原因,無非是量子力學超越了生活世界的感官直覺,迫使我們重新對世界的「 實在」進行思索。

另一方面,如果藝術確如 Lev Manovich 所言 (2022),「常被 認為是人類能力的頂峰」,而科技藝術作為藝術的前沿,更以探討科技的內在結構 與文化效應為己任,不斷觸探人類的感知邊界,對技術與當代生活提出批判與展望 。

這兩種遙遙相望,處在人類文明前端的人類活動,是否有碰撞與謀和的可能? 而在交會的當下,藝術該如何面對科學與非科學之間的分際? 在此,我們需要科學哲學,一種研究科學的人文學科的介入,以發揮跨接的作用,在科學與藝術之間,釐清與回應各方的問題,尋求一種妥適的美學策略,交織出一個更通透、更多彩的文化脈流。

本來以為重力波要忙到 2035,想不到現在直接跳到 2049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