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除了客家小鎮的淳樸和優雅外, 這裡也是鍾理和晚年生活、寫作的故居所在。
今天就讓上過國語課本中“父親與我”的哥哥來介紹 !!
鍾理和小時候隨父遷居美濃區, 經營笠山農場。"後認識鍾台妹女士,1938年因與鍾台妹同姓結婚受阻,遂隻身前往當時為滿州國所轄的瀋陽,進入滿洲自動車學校。1940年妻子前往滿洲,並且於瀋陽生下長子鍾鐵民。"
哥哥說:“課本上就有這張照片”!!
“父親與我” 鐘鐵民
念中學時,因為學校位於屏東內埔,而我家在美濃笠山下,學校離家遙遠,加上交通不便,只好寄居親友家。初次利用假日返鄉,時值深秋。田野裡,打穀機不停的響著;樹梢間,蟬兒也正唱得高興。路過父親做事的代書處,同事說他身體不適,已經好幾天沒有上班了,聽到這種情形,讓我很不安。父親因病不能過於勞動,在多年前便辭掉了中學教師的職務。後來弟妹次第出生,食指漸繁,為了家計,他只得到美濃小鎮的土地代書處上班,每天辛苦的騎著腳踏車,往返十幾公里曲折的山路。我自小體弱多病,個性又懶散,總愛耍點小聰明,考不上附近的中學,只有遠到屏東念書,這更增加了家庭的負擔。我的性格和身體一直是父親最擔心的,他每次教訓,總要我踏實學習,但是,這次我離家求學,他的提醒卻是「健康第一,學問盡力」。他說:「我跟你的母親就像煤塊,不斷的燃燒著,讓你們盡可能的跑遠一點!等我們變成煤渣,想幫你們也不可能了。」沒想到隔年暑假,父親的光熱便已燃盡,在他不得不放手時,正是生命最璀璨、創作最多的時候。此後,年年蟬聲高唱的時節,我總是特別想念他,也感到格外的遺憾!
父親熱愛文學,他將全副心力都放在寫作上。我也喜愛文學,每次私自讀父親的手稿,那種真實親切的感覺總讓我心靈悸動。然而,父親寄予厚望的作品卻一次次被退稿,似乎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在飽嘗挫折之後,他再三交代我,將來農、工、商業都可以選,就是不要再走文學創作的路。可是父親對文學的執著態度,及父親的作品給我的感動,再加上初生之犢的勇氣,讓我毅然決然拾起父親的筆,繼續父親未完成的創作遺願。可惜我既沒有父親的才華,也缺少他的堅持,幾十年來雖然寫了幾本書,總覺得像是狗尾續貂,實在愧對先人。不過甚感安慰的是:社會大眾終於接納了父親的作品,並且給予最高的肯定,他的小說和散文也因而廣為流傳。在他生活、寫作的家鄉----美濃,有文友們為他設立的「鍾理和紀念館」,我想這絕對是父親始料未及的榮譽吧!
每當站在父親辛勤耕耘的土地上,回想這些年來的生活點滴,依稀有父親在身旁陪著我。他時而雙眉深鎖,時而淡淡一笑,那意味好深長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