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impact factor 影響因子

目前學術界(不管台灣或全球)都喜歡比較所發表期刊的影響因子或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 最近 Physical Review Letter 的主編也針對影響因子寫了篇文章.

至於什麼是影響因子呢, 我就來做個簡單的介紹: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的定義是指某一期刊(特別是指 SCI 所收錄的期刊)其前兩年刊出的文章數, 除以上述文章在該年度被引用的次數,

例如 Nature materials 在 2004 年發表了 132 篇文章, 2005 年發表了 136 篇文章; 而這些文章在 2006 年分別被引用了 2788 次與 2356 次.

所以該期刊在 2006 年的影響因子就是:

(2788+2356)/(136+132) = 19.194

而根據統計, 即使是發表在 Nature 的文章中, 也有超過 64% 的文章是不被引用的. 就像大學聯考的學校排名一樣, 考上前幾志願科系(影響因子很高)的學生(文章)也很有可能畢業後不怎樣(文章幾乎不被引用).

當然考上好學校(登上好期刊)跟將來的成就是有很大的正相關係數.

所以, 簡而言之, 影響因子是被用來評論一個期刊的一種方法(當然還有其他方式); 而不是被用來評論個人文章的方法.

好啦, 問題來了, 有些期刊為了提高它的影響因子, 就把刊出的文章數減少(分母變小, 值就會變大). 典型的這類期刊為 nature 和 Science. 當然, 學校為了爭大學聯考的排名也會這麼做, 就像某些科系只錄取非常少的學生數.

而身為物理期刊的龍頭 Phys. Rev. Lett. (影響因子約為 7, 每年約刊出 4000 篇文章)就統計說, 如果該期刊每年減少刊出 1000 篇, 其影響因子則只會再增加 2. 只有當該期刊每年只刊出數百篇文章時, 其影響因子才會超過 20.

既然知道了影響因子是用來評論科學期刊後, 那要該怎麼評論某個科學研究人員呢? 下次再介紹論文引用 citation, h-index 和 Eigenfactor.

相關資料:
wiki
Is PRL Too Large to Have an ‘‘Impact’’?
"Beyond Impact Factor," N. Miyairi (Thomson Reuters, 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